SDG12責任消費.責任生產─主婦聯盟合作社的思考與實踐
台灣經歷犧牲環境換取經濟成長,因大量生產而使用的化肥農藥,為土地和勞動者帶來傷害。1987年,有一群主婦有感社會型態的急遽變遷, 身為社會的一份子,不能再坐視生活週遭的種種環境病態、教育缺失,致力守護環境的「主婦聯盟」於是誕生。 1993年這群主婦集結一百多戶家庭的力量,直接向農民訂購米和葡萄,這是台灣首次的綠色消費者運動,2001年催生「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」。至今有超過8萬個家庭加入,從環境守護到共同購買, 從消費力的集結到社會力的展現,推動反核、減硝酸鹽與非基改運動, 我們透過「環保、健康、安全」的生活必需品,實踐綠色生活,支持地球永續!
2021年是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成立20週年。回顧這20年的軌跡,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國際視野和合作議題學習,諸多來自台日韓亞細亞姊妹會交流經驗的啟發。三國組織自1999年締結姊妹合作協定,歷經22年陸續逐一檢視ICA「合作七大原則」,在2005年發表第八原則「創造替代型社會」。2014年起三國姊妹會更將FEC食物、能源和照護自給 (Food.Energy.Care),作為協同組合共同的使命和努力方向,並逐年交流彼此經驗。2015 年聯合國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SDGs),作為2030年前世界各國推動永續發展的指導方針。回應SDGs的目標,2018年台日韓三國姊妹會認同將SDGs作為三國共學議題,2020年因全球疫情影響三國交流暫停,2021年亞細亞姊妹交流會論壇聚焦三國使力均深的SDG12-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模式,並以線上論壇進行擴大參與。
透過消費力量,改善社會
主婦聯盟從環境保護切入的共同購買運動在臺灣有兩個重要意義,一是從女性環境團體所發起且持續成長,二是與農友、生產者協力生產生活必需品,形成有益於環境及健康的共生關係。安心的生活必需品之外,為什麼主婦聯盟的共同購買持續關注社會運動。因為共同購買運動有二種性格:一是社會運動面、一是經濟面向。有經濟面得以自給自足,但有運動面才會有影響改變社會的力量。經濟面,我們用社員的購買力(利用額)去支持台灣的小農小生產和弱勢組織;在社會面,我們有社員的人數後盾在運動議題上發揮影響力和監督力。
主婦聯盟的理念與SDGs基本5P要素
主婦聯盟合作社發起共同購買運動的根本思考是:談環境保護,必須回到追溯污染端源頭開始,而不是到了傷害造成才求償,在消費者保護運動遭遇的挫折,應換為更積極的預防行動。所以,借用日本大戰後的消費者自主運動,以「共同購買」號召「消費者力量」, 共同尋找品質純正、價格合理的生活品。而SDGs的17項目標組成,可歸納為5P基本要素──地球環境(Planet)、人(People)、繁榮(Profit)、和平(Peace)與夥伴(Partnership)。比對主婦聯盟的理念初衷和SDGs的5P元素,可發現主婦聯盟合作社發展歷程的理念基調,和SDGs的5P元素是一 致的。
● 珍愛環境資源 <——> 地球環境(Planet)
● 支持本土農業 <——> 地球環境(Planet) 、人(People)
● 力行共同購買 <——> 人(People)、繁榮(Profit)
● 實踐綠色生活 <——> 地球環境(Planet)
● 推廣及發揮合作社精神 <——> 和平(Peace)與夥伴(Partnership)
盤點主婦聯盟合作社營運範疇,核對聯合國17項永續目標及其分屬之169項具體目標。主婦聯盟合作社投入SDGs分布在10項永續目標,包括:SDG2、SDG4、SDG5、SDG6、SDG8、SDG12、SDG13、SDG14、SDG15、SDG17。投入項目最多的是SDG12責任生產責任消費,其次為SDG2消除飢餓。
如果將SDGs17項目標落在「環境保護」、「經濟成長」和「社會進步」三個塊面來看,也可發現主婦聯盟合作社較關切的10項目標,是均勻分佈在「環境保護」、「經濟成長」和「社會進步」,也和組織20年來的推動議題是高度切合。
聚焦SDG12主婦聯盟的實踐
自1993年開啟的共同購買運動,主張「計畫生產、計畫性消費」,一舉一動都在實踐「永續發展 (指標)」。 經過議題盤點,SDG12「責任生產責任消費」是本社高度投入行動的項向,而SDG12也和其他目標密切關連,目標並出單獨存在,而是有連動的影響。
主題目標:SDG12責任生產與責任消費:促進綠色經濟,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。
關連目標:SDG2、SDG6、SDG8、SDG13、SDG14、SDG15
◤自主管理,串連小農,守護永續農業基地
在主婦聯盟推動友善/有機耕種的歷程中,深知小農面臨的困境。依據台灣國家規範的「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」,一般農民只要沒通過有機驗證,就不能在產品上標示「有機」字樣。主婦聯盟合作社在權衡社員需求、農友生計及產品安全性的條件下,制訂本社「農產品自主管理」準則,讓社員可清楚明白農產品的栽培管理及農產品安全性,依照自己的需求做選擇。
主婦聯盟合作社於2016年成為國家農業部門審認合格的「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」,輔導/訪視農民田間耕作、協助資材設備申請,參與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之觀摩。依循主婦聯盟合作社的「農產品自主管理」辦法,將農民的生產方式進行分級管理,由農友與消費端的攜手合作,擴大友善和有機耕作面積,建構台灣農業永續共榮的生產模式。
主婦聯盟現行的「農產品自主管理分級」之環保級,其內涵等同國家認證的有機。對照「台灣有機種及友善耕作面積成長趨勢圖」,2020年主婦聯盟合作社與農民合作守護的友善/有機耕作面積是591公頃,而全台灣有機友善面積為15,411公頃,合作社守護的永續耕地佔全台灣的3.8%。
【主婦聯盟合作社守護永續耕地的合作力】
主婦聯盟守護的友善有機耕地591公頃│主婦聯盟社員數8萬人
591公頃=5,910,000平方公尺/80,000社員=73.8
社員每人透過消費力守護73平方公尺的友善耕作土地
全國民眾守護的友善有機耕地15,411公頃│全國民眾2300萬人
15,411公頃=154,110,000平方公尺/23,000,000=6.7
台灣每人透過消費力守護6.7平方公尺的友善耕作土地
【自主管理各級別面積數/公頃】
目前「農產品自主管理」分級有環保級、友善級、健康級、安全級四級,認證通過的農友數和耕種面積如下:
【自主管理各類作物生產面積數/公頃】
合作社透有自主管理分級,將蔬菜、水果、稻米和茶的生產朝有機和友善耕作,滿足消費端安心健康之需求,並確保土地可永續利用,讓責任消費和責任生產達到善的循環。
◤減硝酸鹽運動讓人類和環境共好
20世紀的綠色革命浪潮下,全球農業步入機械化快速生產,為求提高產量而大量施用氮肥,有機農業也不例外,因而導致水、土壤和作物的硝酸鹽污染問題,不單環境受害,人體健康也可能間接受到影響。共同購買運動發起人之一林碧霞博士發現了這個問題,1996年,基於保護環境與食用安全的前提,開始推廣蔬菜減硝酸鹽栽培。為鼓勵農友少量多樣種植、解決蔬菜賣相不佳銷售困難等問題,主婦聯盟發展出葉菜瓜果根莖類皆有的「一籃菜」, 讓社員攝取充足營養,1999年起更將蔬菜硝酸鹽含量作為共同購買進貨原則之一。
但近年來,因飲食習慣、人口結構改變,合作社與農友努力讓站所貨架上的生鮮蔬果供應無虞,籃菜利用量雖不見成長,散菜的選購與使用卻較往年增加。今年受疫情的影響,為穩定取得蔬菜,社員訂購一籃菜的比例有短時間內回升。
從自主管理各類作物生產面積統計,可以發現各類作物中,「蔬菜」類環保級和友善級的生產面積佔比最大,約255公頃,是水果和米生產面積的二倍。換言之,社員計畫性支持一籃菜就是合力永續農業生產基地的最好途徑。在主婦聯盟自主管理運作之下,一籃菜在落實主婦聯盟「保護環境」的初衷,有著最厚實且持續的基礎,今後仍將持續向社員推廣一籃菜的使命和購買意義。
產品數一數
2020年一籃菜利用量 ▶ 約67,600 份(較2017 年減少約36%)
SDGs相關實踐:SDG12、SDG2、SDG6、SDG13、SG14、SDG15
◤支持國產,守護永續農業生產基地
水稻田是最能確保並增加有機耕地面積,稻米也是台灣民眾的主食。1993 年,促使一群主婦集結了100多戶家庭,直接向農友購買安全無農藥的米,這是台灣綠色消費的重要起點,也是共同購買運動改變環境的開端。透過不用藥、無化肥、水旱輪作等友善環境的種植方式,吃得心安理得、照顧環境與農友需要,同時確保本土糧食自主。
近年來,因飲食西化、飲食習慣改變,社員食米量逐年遞減下,農友不得不減少種植面積。為維持糧食自給率、友善種植環境與照顧農友生計,合作社積極開發以米為指定原料的加工產品,持續為台灣米找尋可行的出路!
產品數一數
2020年米利用量 (不含米加工品) 約398公噸(較2017 年減少約20%)
SDGs相關實踐:SDG12、SDG2、SDG8、SDG15
2017-2020年主婦聯盟合作社稻米共購量
*以2020年的數據來看,合作社的米利用佔全台栽培面積的0.5%。
◤惜食愛物.全食利用減少浪費
2017年台灣廚餘回收量超過55萬公噸、零售端廢棄食品申報量達6,630公噸,平均每月有500公噸剩食以廚餘丟棄。2018年台灣舉辦「APEC降低糧損與食物浪費高階政府對話論壇」,會中報告台灣目前在水果和蔬菜的糧損是10%,穀是1%,希望可以將水果和蔬菜的糧損從10%降到1%,意即減少9%的水果和蔬菜糧損。
SDG12強調,2030前,在零售和消費層面的糧食浪費應減半,透過預防、減量、再循環和再利用等減少食物浪費。「全食減費」這與主婦聯盟合作社成立20年來的實踐完全吻合,歷經長年的累積努力。透過計畫生產、計畫消費的源頭減少產地到通路端的食物浪費、全食產品開發、盛產農作加工、惜食利用、最終堆肥,本社可將產品耗損率控制在2‰。例如:水產品全食利用,陸續開發了魚高湯、蝦高湯、三款魚頭、魚精等13項產品;而畜產品全食開發,不同品種的雞骨高湯為主,搭配不同部位的熟食加工,共計10項產品。
全食利用減少浪費,產品開發再利用─主婦聯盟產品耗損率2‰
產品數一數
主婦聯盟每月平均處理5公噸蔬果耗損後再處理,其中「伙食/員購」佔11.2%,每月合作社午餐食材和職員折扣購買可達530公斤,全社職員(約500人)一年減少6.3公噸的蔬果浪費。
◤開啟非基改運動
主婦聯盟合作社前身「綠主張公司」在1998年推出的「綠主張木棉豆腐」,是台灣第一次推出食品級非基改豆腐,不僅是共同購買的第二項自有產品,更開啟了非基改的革命,確立往後合作社堅持非基改食物的選擇。
除了堅定推廣非基改豆製品,合作社的生產者也致力提升台灣雜糧復興,2012年喜願大豆特工隊加入本土大豆生產行列,曾與合作社攜手推出本土黑豆漿、指定以本土黑豆原料製作的月餅等。而從共同購買時期生產至今的豆麥醬油和多項豆製品,乃至2019年後加入的禾乃川、茶月兩家豆製品生產者,在社員支持相挺下,一起讓這條非基改的理念實踐之路,走得更加長遠。
產品數一數
本社第一項非基改豆製品「綠主張豆腐」近四年平均每年有近16萬盒。
2019年增加4項豆腐新品使用非基改黃豆(含指定原料)產品數 ▶ 37 項
SDGs相關實踐:SDG12、SDG2、SDG15
◤尊重生命、改善動物福祉
主婦聯盟產品開發與更新,也反映著學習與價值思考後的持續改進。雞蛋開發歷程,主婦聯盟從最早引入「無抗生素飼料」、重複使用紙蛋盒、開發指定畜牧場雞蛋以製作蛋捲、試驗平飼而後供應青殼雞蛋,全面改成平飼、朝向放牧飼養、全面停用飼料色素,直到餵飼非基因改造飼料生產雞蛋。
為了落實動物福利,從改善通風日照、降低雞隻籠飼密度到引入非基因改造飼料,社員最直接的反映是雞蛋變貴了。真正的生產實況是飼養密度減低、人工撿蛋及清理蛋殼等作業皆增加勞動成本,以及飼料成本連年增的健康與自然行為,同時兼顧生產者的合理生計,那就是雞蛋的合理價格,這是反映照顧生命的必要成本。
1998 高床飼養、重複使用蛋盒、無抗生素飼料
2008 低密度平飼青殼蛋
2010 新增人道飼養生產者
2014 全面供應非籠飼雞蛋
2016 排除蛋雞飼料裡色素添加,並將飼料中的大豆玉米更換為非基改原料
2017 開發更具動物福祉意義的「善糧動福雞蛋」和 「善糧放牧雞蛋」
產品數一數
2020年平均每月蛋利用量 ▶ 約717,000顆
非籠飼動物福利雞蛋供應率 ▶ 100%(2014年迄今)
SDGs相關實踐:SDG12、SDG2、SDG8、SDG15
計畫生產消費,邁向責任生產消費
回到SDGs永續發展目標檢視組織的倡議和行動,對照2020起全球這波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,更是有著特別的意義。台灣當前同樣面臨環境破壞、氣候變遷、城鄉發展失衡、貧富不均等問題,回望並檢視主婦聯盟合作社的發展理念和20年來的倡議,正是著從最初的計畫生產和計畫消費,邁向永續思維的責任生產/責任消費。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回應聯合國訂定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,為下一代共同守護可持續發展的未來,在環境保護、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尋求共好的發展。